安全动态

面对电信诈骗:血案何时才能将我们真正唤醒?

来源:聚铭网络    发布时间:2016-08-2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比特网

       昨天,一则准女大学生在开学前夕接到电信诈骗电话而被骗光9900元学费后,气急攻心致心跳呼吸骤停、最终抢救无效离世的消息引爆了全社会。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心头都会涌起一股悲愤之情。而在此其中,为这位无辜的女孩感到惋惜与心痛的感情也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电信诈骗而导致的第一起血案。如果搜索有关电信诈骗的新闻,我们轻易便可获取一个个曾经令人痛心的案例:

借了万把块钱准备卖烧饼,供儿子上大学,谁料遭遇电信诈骗被骗去8000元,47岁的周口商水农民工熊先生想不开,在银行门口上吊自杀……

       教师遭电信诈骗自杀,省吃俭用住危房,23万血汗钱全被骗光……

       然而,过往这些血淋淋的案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引起我们的注意,甚至也没有像此次这般刺痛人们的神经。

       或许是对一个刚刚19岁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生命戛然而止的痛惜,或许是对仅仅因为9900元就带来死亡的震惊,这一次,人们仿佛才真正意识到:电信诈骗,真的可以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电信诈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诈骗手段,在2015年公安部发布的数据中显示:2015年全国有59万人被信息诈骗,其中包括电话诈骗、木马以及钓鱼网站的诈骗,损失金额已高达222亿元。而据目前的许多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的诈骗比去年还要猛烈,更加超出人们的预期。

       在此次事件发生后,一时间,质疑信息如何泄露的声音纷纷四起,对运营商加快虚拟号码的实名制进程的呼声也随之而来。当然,更多的声音,是在谴责诈骗犯的卑劣行径。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案件,便不能绕开遭遇电信诈骗几大不能忽视的方面:

       首先,关于受害者的详细信息,犯罪分子是如何掌握的?犯罪分子明确的掌握受害者的电话、姓名,甚至是有关发放助学金的精准信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信息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又精准的落入犯罪分子之手的?记者猜想,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有助学金发放系统,系统本身遭遇黑客的攻击信息遭受窃取;二来,则是人为的将这些信息贩卖给网络黑市。前者是长久以来我们对信息安全的无视导致,后者则是利欲熏心的卑劣行径。在记者看来,这二者,皆是人祸。

       其次,关于受害者的受骗经历,如若不是亲身经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神智正常、思维清晰的成年人,为何在陷入骗局之时偏偏无法自觉。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荒诞与残酷,从大多数被骗者的经历看来,关键时刻我们对此确实缺乏有效的警觉。而在此时,但凡身边有人稍加提醒,受害者往往便会立刻醍醐灌顶清醒过来。然而在这次的案例中,恰恰女孩的身边就缺少这样一个“明白人”。这或许是一个多方面复杂的问题,而记者在此想说的是:难道就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当我们遭遇诈骗时候的警觉之心么?

       最后,关于对案件的处理。在以上提到的新闻中,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些案件都得到了警方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全力的侦查。然而,我们不能避讳的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的诈骗案件发生后,往往都成为了石沉大海的死案,不要说被骗的资金无从追回,连犯罪分子本身的抓捕,也是难上加难。

       这其中也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犯罪分子的犯案手段正逐渐变得高科技,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他们可以隐藏身份在天南海北任意一个地方实施犯罪,而转移也是轻而易举。即便运营商无休止的对举报号码进行封号,轻松获取一个新号码的便捷和低廉成本也难以遏制犯罪分子的脚步。同时,从警方抓捕的角度而言,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就拿此次女大学生之死的案件来说,即便最终案件告破,可以预见的是:侦破及抓捕的成本也将远远超出9900元的涉案金额。客观地讲,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便警方倾尽全力,也未必就能将电信诈骗全部歼灭。

       是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难道,面对猖狂的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我们真的只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吗?

       如今,我们说起安全防御,都在谈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御,那么,面对以往对电信诈骗被动而收效甚微的打击,我们是否也应转变思路,从被动打击变主动预防?

据了解,目前针对电信诈骗,已有安全厂商开始联合警方、运营商以及银行的各方力量,对电信诈骗进行 “事中干预”的手段,针对信息诈骗犯罪分子的现有行为进行研究,根据所掌握的犯罪分子施骗过程当中的一些环节进行把控,在犯罪分子即将得逞之时及时出手遏制,从而提高犯罪成本,进而尽可能地使受害者减少。

       这一方式可以说为打击电信诈骗带来的全新的思路,但据记者了解,尽管这一方式自实施以来收效甚好,但却仅仅也是在一小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毕竟,这是一项涉及多方协调的工程,对电信诈骗的威胁没有统一和急迫的认知,很难迅速、全面地推进下去。

       而另一方面,记者认为,即便是依靠安全厂商、警方、运营商以及银行的各方力量的联合,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所有的犯罪手段能够得逞,最为关键的因素往往在于“人”。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问题:难道就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能够提升当我们遭遇诈骗时候的警觉之心么?事实上,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每年的安全周、各种信息安全宣传活动中,以及运营商及银行工作人员随时的提醒,都让我们已经对电信诈骗有了很多的认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却又总是存在着一个侥幸的幻想:丧钟总是为他人而鸣的。正是这样侥幸的幻想,成就了犯罪分子的目的。

       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幻想?在记者看来,如果我们对诈骗手段的宣传能够同电视广告一样的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头脑里,或许当有一天我们在遭遇诈骗时,心中的声音便会在关键时刻响起:“注意,这可能是诈骗!”从校园的课堂、街道、社区,再到多种多样的媒介宣传,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再过一段时间,或许这位女大学生之死的事件也会如同之前的案件一样,从人们心中淡去,新的新闻事件又会代替人们现在心中的悲愤和警觉。我们的生活看似又回归正常,人们又继续回归到“丧钟不会为我而鸣”的侥幸之中。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要多少鲜血,才能将我们真正唤醒?

       我想,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所最不愿意看到的未来。

 
 

上一篇:Radware:黑客营销其产品和服务的5大方法

下一篇:2016年08月26日 聚铭安全速递